旋转编码器的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旋转编码器一般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种,最大的区别是:在增量式编码器的情况下,其位置由从零位开始计算的脉冲数决定,而绝对式编码器的位置则由输出码的读取来决定。在一圈中,每个位置的输出代码读取是唯一的;因此,当电源关闭时,绝对编码器不会与实际位置分离。如果再次打开电源,位置读数仍然是当前有效的;与增量编码器不同,必须找到零位标记。
旋转编码器生产厂家有一整套流程,编码器一般都是专用的,如电梯专用编码器、机床专用编码器、伺服电机专用编码器等,而且编码器是智能的,具有各种并行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。
旋转编码器在旋转时输出脉冲,并通过计数装置知道其位置。当编码器不动或断电时,使用计数装置的内部存储器来记忆位置。这样,当电源被切断时,编码器根本无法移动。当电源工作时,编码器在输出脉冲过程中不会因干扰而丢失脉冲。否则,计数设备记忆的零点会移位,直到出现错误的生产结果才知道移位量。解决办法是增加参考点。每当编码器通过基准点时,基准位置被校正到计数装置的存储器位置。在基准点之前,不能保证位置的精度。因此,在工业控制中,每次操作都有办法找到基准点并启动机器来找到零点。这种编码器由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,不受电源故障和干扰的影响。
那么旋转编码器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第一;电气方面
请不要将高精度编码器的输出线与动力线缠绕在一起,也别放在在配电盘附近,以防干扰。配线时应采用屏蔽电缆。脉冲信号的传送距离与下列因素有关:频率、输出电路、输入电路、传输线、发送频率。
安装开机前,应仔细检查,产品说明书与编码器型号是否相符,接线是否正确,错误接线会导致内部电路损坏。长距离传输时,应考虑信号衰减因素,选用输出阻抗低,抗干扰能力强的输出方式。
第二;机械方面
高精度编码器与用户输出轴间的连接,应采用弹性软连接,减少因用户轴的串动、跳动,造成编码器轴系和码盘的损坏。编码器安装时不要用锤敲打。安装时请注意允许的轴负载,不得超过负荷。
应保证编码器轴与用户输出轴的不同速度<0.2mm,与轴线的偏角<2°。注意不要超过其电气极限转速,如超过编码器所允许的极限转速时,丢失电线信号。高精度旋转编码器nmax=(高响应频率/L)×60 r/min (L 为光栅脉冲数) 长期使用时,请检查与高精度编码器实体相连部分、以及固定螺钉等是否松动,不影响设备使用。
第三;环境方面
旋转编码器是精密仪器,不要溅上水、油等,不要有干扰源。注意环境温度、湿度是否在仪器使用要求范围之内。高精度旋转编码器在不同的行业使用时,注意事项是不一样的,所以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这几点。